■记者 王晓鸣 最近几天,家住金城路的胡小姐感到挺郁闷,为啥?都是附近的一家洗车店给闹的。 “再用洗车卡 我就要亏本了” 原来,从上个星期开始,原本好端端的洗车卡突然被停用了,令胡小姐很是纳闷。“快过年了,很多外地工人都提前返乡了,现在工人的工资不断涨价,如果再用洗车卡,我就要亏本啦!”洗车店的老板解释道。 有一回,胡小姐洗车忘了带现金,便让老板通融通融,老板回答:“小区居民刷卡也可以,但必须洗一次按两次计算。陌生人的话,现在一次洗车至少要付30元现金呢!” “30元!比平时涨了两倍多!”胡小姐一算,“平时刷卡的话,不到10元钱一次,即使付现金也只要10多元。现在一下涨到了30元,还真有点吃不消呢!” 胡小姐说,当初办卡时,自己就是冲着刷卡能得到实惠,而老板也并未讲明春节期间会涨价。如果当时说明白,自己就会有个心理准备,心里也会舒服得多。 还有不少消费 “潜规则” 25日,市民王女士到步行街一理发店洗头,结果不到半小时就草草出了门。“虽说洗头卡可照常使用,价格没涨,但服务时间却是大打折扣,什么按摩掏耳造型全省略了。”王女士苦笑道,“其实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涨价嘛!” 三轮车车费涨价了、洗车涨价了、打的涨价了、理发涨价了,甚至连吃饭都涨了……其实在每年的春节前夕,市民们都会遭遇到服务行业涨价的“潜规则”,令人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无奈之感。 市民认为 应该事先说清楚 那么像洗车店暂停洗车卡之类的行为是否合理呢?工商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卡时,实际上与商家形成了服务合同关系。如果商家规定春节期间不能使用洗车卡,须在办卡时告知消费者,并给予明示,否则将被视为违约行为,消费者可对其进行投诉。 据了解,我国对于一些服务行业收费标准实行市场价格,即由商家根据顾客的供求需要自行制定,只要对消费者明示价格,则不存在欺诈行为。相关部门也表示,目前,一些服务行业的价格是放开的,由市场来调节。春节期间服务业涨价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只要消费者愿意即可。 “春节期间消费涨价,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在节前,工人工资等成本也都在涨,商家也有自己的苦衷。”许多市民认为,不管涨不涨价,价格都不应该涨得过分离谱,让人接受不了。而且商家必须事先说清楚,征求大家的同意,让大家消费得明明白白。比如平时办卡,就应该说明白具体有哪些限制,而不应该推销时过分热情,消费时却成了冷脸一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