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孔香翠 通讯员 吴越悦 本报讯 从去年12月25日零时起,我市16家镇街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所属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1月25日,记者走访了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发现,我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个月以来,居民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九成患者对常用药降价满意 基本药物实行“零差价”后,医保卡里的钱不但够花而且有剩余。这是大多数居民在社区医院看病后的共同体会。 25日10时,记者在石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中心门诊挂号窗口前,挤着不少购药者。 “基本药物实行零利润销售,直接受益的是患者。”家住石柱村的周女士拿着为儿子买的感冒药高兴地说,“大部分药品降价前和降价后相比足足要减少20%左右,有的甚至降至50%-60%,我们老百姓已真正得到了医药改革带来的实惠。” “一反一复就可节省2万来元,这都是药物零差价销售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啊。”在二楼的住院部,石柱镇塘花村的张献维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他91岁的母亲因为中风患褥疮而入住石柱医院。 张献维说,在我市各社区医院基本药物零差率未实施前,他母亲住在城区一家医院里,两个来月就花去医药费3万来元。零差率实施后,在石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样住了两个来月,花去的医药费却只要6000多元。除去合作医疗报销,个人实际只要承担3000多元。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十几位购药者中,90%表示常用药价格降了,他们对目前的医药改革感到很满意。 社区医院就诊患者不断增多 “清开林针,零差率实施前价格3.6元,实施后2.2元;头孢克洛颗粒,零差率实施前价格10元,实施后5.8元;妇科千金胶囊零差率实施前28元,实施后23.5元……”一走进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入眼帘的就是设置在医院大门口上的“本院药品降价公示一览表”。数十种药品降价情况,随着电子滚动屏幕不断地滚动,让人一目了然。 “受基本药物零差率影响,加上近段时间是流感多发期,24日那天,不包括下属服务站,仅本部的门诊量就达600多人次,门诊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院长王康生介绍,这里的基本药物售出情况不错,居民对“零差价”挺认可。在该中心每天接诊量近四五百人中,80%左右的患者都是购买零差价药品。 节前,华丰菜场管理处加强对整个菜场销售商品的检测力度:每天,工作人员都要从菜场摊位中随机抽取商品进行检验,抽取的商品从原先的35个批次增至现在的56个批次,主要对商品甲醛、吊白块、亚硝酸盐、二氧化硫、双氧水及农药残留进行检测。 对检测不合格的摊位在菜场大门口的黑板上公告,其不合格产品当即退市并由菜场管理者予以销毁。图为工作人员随机抽选商品进行检测。记者 董长江 摄 抽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