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实验学校自1996年招收第一届初中学生,至今已有八届学生参加高考(2002年-2009年),其中考取清华、北大、中国人大、复旦、浙大等名牌高等学府的学生就有156人。 探寻学校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该校优秀的师资队伍、优秀的教研团队、教师高度的敬业精神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验学校努力成为永康基础教育改革的探路者和领跑者 “团结协作、智慧共享”——精致和谐 学校拥有年轻化、高学历、高素质的领导班子与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有音体美劳的专任教师,青年教师形成良好的群体。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分工协作,具有实干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 学校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保持常态沟通与平衡,资料和资源集体共享,各学科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精致和谐、团结协作、智慧共享,也许是永康市实验学校制胜的法宝之一。 “我很喜欢到朱新波、朱笑影老师的办公室与他们探讨一些难题,他们总会恰到好处地给我们讲些为人为学的道理;还有李莺老师,亲切而严厉,课上一口流畅的英语口语让我们钦佩不已,徐文攀、梅德田等老师严格而细心,一天到晚总有干不完的劲……” ——李永志同学(2010年上一中线)对学校老师的描述。 “我孩子班的数学老师胡陈强、语文老师杨陶红、英语老师李晓春、科学老师陈梅芳等等一个个老师都很贴心,虽然话不多,但工作很踏实。孩子生活上、学习上遇到什么问题,都喜欢跟老师商量。不管什么时候,老师们首先考虑的都是孩子的发展,对我们家长很真诚,会与我们推心置腹,我们做家长的很放心……” ——沈凌君女士(九5班叶贝家长)眼里的老师。 “班主任应佩瑶老师,在课堂上生动而透彻地教授我们知识、理论与实验的结合,激发我们对科学的渴望;徐文攀老师,严厉而严谨,数学课上清晰而巧妙地讲授独特的解题思路,高标准严要求,总是激励我们不断向前,永不满足;还有杨陶红老师,特有的轻松与幽默使我们的语文课总是充满笑声;俞笑媚和王平老师在英语课上总是那么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吕丽娜老师总是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最真挚的信任与鼓励……” ——胡志挺同学(2010年北大保送生)眼里的实验学校教师形象。(摘自2010年6月8日《永康日报》) “实验学校的教师课堂教学实力很强,课堂教学效率很高!教研组建设很有特色,工作很扎实,各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的资料,如课件、教案不是一年、两年的积累,是持续多年的智慧结晶……” ——在全市校本教研会议及各校听课检查反馈会议上,教研室领导、进修学校领导、教育专家对实验学校教师团队的一致评价。 “学生上岸,教师下海!”——轻负高效 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学生的整个人生打下基础,这才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之蕴意。而为整个人生打基础需要的是什么,不仅仅是知识,还要培养观念、性格、品行、习惯,这些都是人生的基础。 实验学校并没有屈从于升学的压力而去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为升学而教学,学校管理层始终认为“只有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好教育”,坚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为学生的一生着想”的办学理念。 学生的负担重在哪里?是没完没了的作业,是重复无益的练习?一些学校受师资水平的限制,连续用节假日补课、题海战术等高负低效的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后劲。要把学生从无边的题海中解救出来,惟有教师“下海”!实验学校的老师们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布置作业前都要自己先做一遍,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精选出一、二套题型标准、内容不雷同的练习卷。通过教师对题海的消化、吸收、筛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