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9版:文化周刊·视觉
3  4  
龙鸣寺与龙鸣寺的传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010年6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龙鸣寺与龙鸣寺的传说
2010-06-23

  ■  撰文 朱振火 摄影 林群心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三国时东吴吴国太来此进香,见这个地方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百姓安康,就把这个地方叫永康。这几句电视新闻开头语在永康几乎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可是这个美丽的传说究竟出自何处?是永康人十分关心的事情,知之者却甚少!虽有一些传说,终因缺乏依据,难圆其说。

  去年我同夏胜利、夏云德在编写《永康县志古山分志》时,整理资料中惊人地发现此传说发生在古山镇世雅龙鸣寺。

  东永一线和方岩大道交汇处有一大村叫“世雅”,是夏禹后裔会稽郡夏氏繁衍地。世雅夏氏源远流长,自夏禹至世雅“东”字辈已计传145代,历经4000余年。

  世雅北面,华溪西岸之山,傍溪而立,峰峦起伏,苍翠秀润,似蛟龙长鸣,故名“龙鸣山”。龙鸣山对面半里许,有一山像佛家木鱼,名叫“木鱼山”。站在龙鸣山中大声喊叫,木鱼山回声荡漾,十分悦耳。龙鸣山东面山脚华溪同乌江溪交汇处成一深潭,潭水深而旋转,清可览底。山脚有一巨石极像乌龟伸入潭内。每逢华溪、乌江溪泛滥,龟头此起彼伏,忽隐忽现,浮沉于急浪之中,戏水之景蔚为壮观。当地人则美其名为“上水乌龟”,此潭也就名正言顺为“乌龟潭”了。

  汉朝时有一高僧云游灵山至此,见此地环山抱水,环境幽雅,灵性自然,宏图油然而生,便在此选址建寺,名曰“古灵寺”。

  三国时,东吴孙权之母吴国太染病,夜不能眠,虽经太医多方用药仍不见好转。闻乌伤上浦乡古灵寺香火甚旺,有求必应,且主持高僧乃杏林高手,十分欣喜,便择日慕名前来进香,一来祈求东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二来恳求菩萨保佑自身病体早日康复。

  吴国太一行沿华溪边石阶蜿蜒而上,曲径倒影在水中摇曳,松涛、水声、鸟叫声共鸣,溪底五颜六色的石斑鱼往来穿梭,吴国太顿觉心旷神怡,竟忘了自身病体,一口气登上山顶寺院。进院虔诚香毕,方丈请吴国太禅房用茶,吴国太赞美之余说了原委。方丈即为国太诊病,仔细号脉并询问病情,沉思良久后开出了一帖奇方曰:“尔要身安病患除,龟潭取水药木鱼”,并附上几味药名。国太看后十分高兴,立即吩咐太医和随从上木鱼山采药并汲乌龟潭清水,即日辞了方丈起驾回程。回京煎

  药服后,果然多年顽疾全消。

  一日,国太唤来孙权,“娘日前去古灵寺进香,菩萨显灵,高僧赐药,多年沉疴方得痊愈,娘曾许下宏愿,望儿完成。”孙权会意,立即差人巨资重光古灵寺,并于三国赤乌八年(公元245年)竣工。事成后遵母意将古灵寺改名“安觉寺”,并赐邑城名为“永康”。

  古人云:“盛衰因若有时,然山川之胜并无古今之异”。安觉寺经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之兴衰,至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寺院重修,规模更加宏大。一日,一高僧云游至此留下预言:“僧人只限九十九,超百必定灾难有”。由于寺院兴盛,僧人纷纷前来加盟,人数剧增,远超百数。僧人得以丰衣足食之余淡忘高僧告诫,竟不守清规,邪念滋生蔓延,恶僧私设暗道机关,掳掠民妇凌辱,百姓怨声载道。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官府下令查剿寺院,并严惩恶僧,寺院被毁,应了高僧预言。据说婺剧“华方寺”就是以此事为蓝本编写的。

  清光绪丁丑(公元1897年),寺院得以重建,并改名为“龙鸣寺”,虽千年古寺得以重建,但规模已大不如前。解放后因破除迷信,龙鸣寺逐渐被冷落,至文革再次被毁。

  龙鸣寺命途多舛,历2000余年几度兴废。改革开放后,政通人和,百废俱兴,1988年有识之士集资开始重建龙鸣寺。1994年龙鸣寺被永康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名胜古迹加以保护,龙鸣寺终得重生。

  世雅上街村审时度势将龙鸣山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健身为一体的龙鸣山公园。回味无穷的千年古寺和与时俱进的龙鸣山公园将书写新的历史。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文化周刊·视觉 09 龙鸣寺与龙鸣寺的传说 2010-6-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