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天津8月24日电 (记者 周润健 蔡玉高) 8月26日,七夕节,相传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天文专家表示,牛郎和织女,在古代文献中,最初是作为两个星星的名字而出现的。 天文专家介绍说,这两个星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中的《大东》篇,诗中牛郎被称为牵牛。在古代,牵牛、织女两星星是作为秋天到来的标志受到人们瞩目的,这一点在《夏小正》这部上古农事历中就说得很明白,它说:“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 在天文学中,织女星为悬在北方高纬度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星星,由于它纬度较高,一年中大多数的月份都看得见。因此,高悬天顶、璀璨夺目的织女星非常引人注目,古人很早就根据它的方位变化观象授时了。 天文专家表示,唐代诗人杜甫就曾写过一首《牵牛织女》,对这种天文现象进行了形象的描述:“牵牛出河西,织女出其东。万古相永望,七夕谁见同?” 根据推算,《夏小正》时代七月的黄昏,织女星恰恰升到了一年当中的最高点,这个时候,这颗皎洁的明星,正端端正正地高悬在人们的头顶上。七月黄昏,夜空中这种银河直贯南北、织女高悬天顶、牛郎织女相映生辉的景观给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七夕之夜牛郎织女会天河的故事自然就是从这种天象中演绎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