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教育专刊
3  4  
广告
异军突起:二中现象解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7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异军突起:二中现象解读
2009-07-01
异军突起:二中现象解读

  ■本报记者  舒适 / 文    通讯员 艾文 / 摄影

  弯道超越:二中的战略

  “永康二中今年高考成绩突出!”已成了我市上下的共识。

  记者从有关方面读到一组数据,与去年相比,今年金华地区的高考一本上线人数比例,部分县市下降幅度较大,有的下降了24%,有的甚至下降了35%,我市还相对平稳,只下降了6%。然而,永康二中今年一本上线比例却猛增了58%,达到110人!有专家解释,部分县市的下降,可能与新课改有关,今年是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但是二中为什么能适应呢?会不会还有其他因素?譬如违纪啊,作弊啊。回答是否定的。因为金华日报早已报道,我市今年的高考状况是三个“零”:零违纪、零作弊、零差错,是多年来考风考纪最好的一年。既然如此,二中的成绩更格外令人刮目,二中的现象也特别引人深思。记者日前走访了永康二中,试图从中发现一点奥秘。

  二中的领导班子和高三段老师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生源的关系,该校与一些学校并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要实现“崛起”,只能采取“弯道超越”的战略。“弯道”在哪里呢?新课改,就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机遇。

  以“重素质、重能力、重实践、重基础”为特征的新课改,要求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都要随之更新。为此,该校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纲要》、《三年发展规划》,出台了“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配合市里的师德师风建设工程,着重抓了“爱生善教”的师风建设。同时,在三年中实行“三侧重”:在高一侧重进行研究性学习,放飞理想、深入实践、活跃思维;高二侧重学科竞争,让学生(特别是尖子生)在与兄弟学校的竞赛中摸爬滚打,磨砺刀枪,开拓视野(化学就得了省集体优胜奖第一名);高三侧重查漏补缺,广泛、及时收集高考信息,加强心理调节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特别是在高三段,为了适应高考的考风考纪,学校专门向有关单位借来仪器,每次模拟考都像真正的高考那样用仪器检查、监考;每一个得分、失分环节都给予关注。例如选择题答题卡的涂卡,铅笔要用什么角度,涂几次才能浓淡适宜,都一一作了严格要求和规定。因此,学生进入考场,能“诚心、信心、细心,堂堂正正应国考”,“不骄、不躁、不弃,兢兢业业奏凯歌”。

  爱生善教:二中的师魂

  跨进二中大门,一条久经风雨的巨幅标语夺目而来:“潜下心来,提高质量,爱生善教,好学乐学,努力建设优质、活力、温馨、和谐新二中!”走过风景如画的“长桥卧波”、“平湖映霞”,漫步“双亭吟诗”、“湖滨放歌”,记者随访了几位同学和老师。

  “我们的班主任周敏老师是我们的第二个妈妈。”高三(3)的吕莹同学激动地说。她今年文科成绩659分。她告诉记者:“周老师对我们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她怕同学们喝桶装水不卫生,三年如一日,每天亲自为学生烧开水,送给学生喝,高考前夕还掏钱为学生买水果。她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高一就要求我们从生活上、学习上养成良好的习惯。她有一句名言:‘优秀是一种习惯。’高二、高三又针对我们不同心理状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副校长池忠敏告诉记者:“2005年永康的文科状元也出在她班。今年初她被查出有病,需要动手术,她怕影响学生,一直拖到高考结束才走进手术室。动手术那天,我们几个校领导都到医院去了!”

  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班主任告诉记者,他们班19位同学上了重点线,他们班的同学在QQ群里说:“老师,如果记者采访您,您就说,在这个班,我们都有一种想飞的感觉。”

  “三年来,母校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老师可亲。”取得全校理科第一名的黄云航同学说。“高一刚入学,班主任王香兰老师发现我家贫寒,就帮我申请了校困难补助基金;发现我偏科,有关科任老师又主动帮我补课,从来没收过我一分钱;高三时化学老师黄广东又将自己的学校休息室腾出来让我住。每年春节,我都接到施专政校长向我母亲拜年的电话,鼓励我努力学习……”黄云航说着,眼睛湿润了。

  类似的事,也发生在其他年级。去年教师节,患有听力障碍的学生林健帅从浙师大行知学院给数学老师陈红晓、班主任王红游发去了感谢信,感谢陈老师一学期三次登门免费补课,感谢王老师从进校第一天就给他关注的眼神。

  高考前夕,好几位老师都收到了一位有智力障碍、提前回家的高三同学的告别信:“我是满怀信心又依依不舍地离开二中的,老师,我会回来看您的!”

  记者在采访二中领导班子时,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气、锐气、和气。

  这个特点,在校长施专政身上最为明显。

  在用人的问题上,施专政知人善任,不拘一格,用其所长。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些在其他单位是“石头”的教师,在二中变成了“金子”。有人开玩笑说:“施专政是‘举逸民’、‘招降纳叛’。”施专政听了只是笑笑。确实,他为了解除一些教学骨干的后顾之忧,经常“上窜下跳”,讨政策,讨指标。因此,一些男教师将他作为自己的“哥们”,一些女教师敢于将自己的一些家庭琐事与他商量,托他帮忙。他的座右铭是:“以教师为上帝”,他和班子的成员推行民主化、精致化管理,顺心民,重民意,教师中推选出的中层干部,票数少的,即使是自己的亲友,也一概不用。

  在待遇上,二中的领导团队坚持做到“享受在后”,晚自修在校,教师有补贴,但领导成员一分不领。高考奖金,最高的让给一线教师,班子成员只领平均数。施专政平时笑口常开,班子成员工作中有问题,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但也有发怒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几个领导到高三学生餐厅“微服”就餐,发现伙食不理想,就愤怒地对食堂主任说:“你们有没有想到学生伙食中赚钱的念头?告诉你,学校食堂如果想到学生中赚一分钱,我拿你是问!”

  二中的领导班子分工协作,步调和谐,团结务实,他们从物质上、精神上为教师搭建想干事、能干事的“乐教”平台,教师感到气顺、人和,尽管你追我赶,但都自觉做到资源共享,经验互学,教训共警。

  面对着市委市府的表扬奖励和乡亲父老的交口称赞,施专政和他的团队头脑冷静,深感责任重、压力大:明年呢?后年呢?将来呢?二中将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还能跃跃领先吗?

  永康人民期待着。

  大气、锐气、和气:二中的团队

  好学乐学:二中的学风

  清晨,早自修的铃声未响,你会发现二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湖水边、草坪旁、走廊上……三三两两,满眼都是聚精会神看书的学生。这里的黎明真的静悄悄。一位家长说,你如果走进二中,应踮着脚尖走,“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这正如“饮绿亭”、“醉馨亭”亭联写的那样:“开门迎湖绿,一线涟漪文境活;倚窗眺山青,满目葱茏弦歌飞”,“翠翠红红,处处明明秀秀;孜孜兀兀,时时醉醉陶陶。”

  然而,二中的学生并不苦学。学校的宣传窗告诉你,仅这个学年,就举行过“青春记忆·校园吉尼斯”系列比赛、校园十大风景评选、“成长心连心活动”、校园辩论赛、动画展览……学校的14个社团,个个活动丰富多采。学校连续两年获得市运动会高中组总分第一名,校篮球队获得金华市冠军,在去年浙江省“竞票上北京”参加奥运会的活动中,二中的球队胜出,五位师生代表光荣出席了北京奥运会,校“日月湾”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社刊《日月湾》获全国一等奖,学校被评为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和艺术特色学校。本届高三有27名同学上了体育类和艺术类的一本线,其中陈雄广位于浙江省体育类理科第14名,吕智慧位于体育类文科第30名,李仙丹位于艺术类文科第47名。

  难道二中2000多名学生中就没有厌学的现象?“有的!”被师生誉为“魔鬼段长”的王志毅老师坦率地说:“二中的好学乐学学风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社会上的‘读书无用论’对二中也有影响,但我们对厌学的同学做了耐心细致的引导工作。以我们级段为例,高二第一学期,我们要求每个班主任找出本班2名厌学的学生,在周五下午第四节课到我这里来,由我进行训导。我向他们严肃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再加上班主任细致的工作,情况渐渐有了好转,厌学的同学从不妨碍其他同学到自己主动学习,使班风、段风都出现可喜的变化。另外,学校推行精致化管理,几个副校长除了‘线’管理外,还直接参与‘块’管理,每个副校长每天至少一次到自己管辖年级的每个教师办公室走访一次,与所在级段教师面对面及时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主动接受师生的监督检查。此外,每个校务会成员落实到一个班级,协助班主任工作。临近高考,学校领导分工到每个高三班级听课,深入课堂,给老师鼓励加油。临考前100天,餐厅、行政楼的电子屏幕上打出激励性语句,每天更换。学生的伙食也格外关照,力求考生满意。此外,我要求每个任课老师最迟在上课前1分钟到教室,每个班主任上午6:30前到校,晚上9时后离校,每周例会工作布置具体,有督促有检查。一次一位老师早读迟到7分钟,我当面指出,他从此从未迟到。平时模拟考期间的自修课,班主任一律下班,三年来各个班的班主任基本没有变动,正是由于班主任的‘定海神针’作用,整个级段教学秩序井然,学风良好。”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教育专刊 04 异军突起:二中现象解读 2009-7-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