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章刚正 5日,我市召集各镇街区的主要领导和部分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在象珠镇召开村级干部民情接访经验现场会,将该镇村级干部民情接访做法在全市推广。 2007年底,象珠一村进行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时,连任村支书王平航和新当选村委会主任王兴南许下承诺,要为村民解决困难办实事。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实实在在为村民排忧解难,该村推行每月5日的民情接访制度。自接待日工作开展以来,共接待和处理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和纠纷50余起,大量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本报3日12日曾在头版头条进行了报道)。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在全省维稳工作会议上高度评价该村的做法,称“象珠一村的民情接访做法是枫桥经验的延伸和发展。”金华市委书记徐止平专门批示:“该村的民情接访做法很好,发挥了村级组织的作用,由村干部自主解决了大量问题,这个经验值得推广。” 今年3月,象珠镇专门成立村干部接访工作领导小组,在全镇54个行政村推广象珠一村的做法,并提出“两种模式,六个有”的工作目标。两种模式:象珠一村等大多数村实行村两委干部集体定期接访制度;派溪吕、官川、雅吕等村针对村子大、人口多、情况复杂的实际,实行村干部坐守值班接访制度。“六个有”:有一个接访工作领导机构;有一处信访接待场所;有一块醒目的牌子;有一种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有一套信访工作处理流程;有一本信访工作台账资料(本报3月31日曾报道)。该镇推行村干部民情接访制度以来,各行政村4-6月共接访村情民意199起,已落实159起。村民们认为“这一制度的推行让我们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反映诉求”,到各级上访量呈下降趋势。 市委书记徐建华说:“象珠一村村干部民情接访制度是发挥村级组织和村干部作用的一个好载体,给了干群一个相互沟通办事的平台;让村级组织开展活动有一根纲绳,纲举就能目张;村级各项制度落实有一个监督窗口;是对新形势下‘枫桥经验’很好的注释。” 徐建华透露:“为了更好地推行这一制度,市委、市政府既有考核又有保障,市财政将专门拿出一笔钱来保障这一制度的落实,尤其是经济困难的空壳村,要让为民办事的村干部适当拿到一点误工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