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社会新闻
3  4  
知足并知道今后该如何生活
中缝
六年级小学生
突患肝癌
西溪小学师生
捐款献爱心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9年5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贵州一个镇去年财政欠款600多万,有的农户交不出人均20元医保费,
80后西部志愿者马志远说,这段经历让他
知足并知道今后该如何生活
2009-05-25

  ■社会深水区/关注80后

  ■本报记者 王洁航            

  改造自我到西部去

  记者:为什么从富裕的浙江到西部去?

  马志远:老实说,一是工作难找,二是去改造自我。

  马志远是我市西溪镇人,大学毕业后,他也和很多大学生一样面临着找工作。但此时回首往事,马志远觉得大学4年并没有好好学习,他直言不讳地说自己是属于混文凭的。毕业前两个月,才开始着急。发现自己4年来,一无所长。当看到国家的西部计划以后,他决定先去锻炼一下自己。

  尽管马志远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云贵高原还是给他来了个下马威。这里基本是环山公路,从山脚到山顶,一圈接一圈。272平方公里,很多村民组都在大山沟里面,百姓到集市一趟都要走几个小时。志愿者住在一幢一层楼的土房子里,挨着厕所,一到夏天虫子特别多。他的收入也很低,只是中央财政补助的每月680元钱。起初因为没有朋友,马志远觉得空虚。但是渐渐地他发现志愿者们做的都是有意义的事情,这让马志远觉得生活得非常充实。

  为农民凑不足医保费流泪

  记者:听说你到贵州以后变得多愁善感了?

  马志远:是流了很多泪,没有办法,我控制不住。

  马志远到贵州以后不久,就接到了一个任务,去一个村民组收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而且贵州的费用还比别的地方低,永康是一个人交60元,那边一个人只要交20元。他想这还不简单。

  但是难堪的事很快就来了。马志远能听懂他们说的话,但是他说普通话,贵州老乡却听不懂。而且在家的都是老人和小孩,青壮年基本外出打工。向他们解释农村合作医疗是好政策,无论你怎么说,一听到要交钱,他们就什么都听不进去。和老人家说不清,马志远不得不和小孩讲,他们知道,但不能作主。

  有一户只有两个60多岁的老人在家,听说是来收合作医疗费的,老人家很支持,回屋翻了半个小时,出来说,大兄弟,家里都找了,只有38元2角钱,你能帮我垫点吗? 要不家里的玉米棒子你拿点去?听到这话,马志远的眼泪就下来了,他说:“我控制不住,两个人就40元钱啊,你说在永康,有几个人在乎过40元钱的用处?”马志远这才知道贫富的差距,一比较,发现自己之前过的是天堂的日子,但不懂得珍惜。

  从那以后,马志远变得更加喜欢深入基层,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他已经走遍全镇,14个村居共326个村民组。很多贵州老乡看到了就会说,这个常来串门的小伙子来自浙江。

  为孩子再留一个服务期

  记者:志愿者工作结束以后怎么打算?

  马志远:看着这些孩子的眼神,我还想再留一个服务期。

  旺草镇2008年财政决算,一共欠款600多万,相当拮据。马志远想做一个西部志愿者,一定要为贵州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他通过几个月的实践认为,贵州贫穷的根子当地人思想观念不开放,而要促进他们思想解放,最重要还是教育。但贵州的教育状况让人担忧。今年开学,旺草镇的各中小学上报政府,共有300多名学生辍学,绝大多数是初中生。穷是一个原因,很多学生都跟着父母去沿海城市打工了。旺草镇政府组织人员,挨家挨护追孩子,许诺给一些家庭补贴等政策。马志远对于这个差事格外上心,几天时间,他就跑完了村组的所有人家,但是被他劝回的学生寥寥无几。

  前几天一个村民,竟然被自己孩子杀了。原来是一个18岁的男孩,无所事事在外面混。回家就向母亲要钱。那天回家,母亲不给钱,就打母亲,然后勒死扔在沼气池里。

  这件事对马志远的触动很大,让他更热情地投入结对帮扶活动。他前些日子在飞水小学结识了一个孩子,他说他想对这个孩子说,一定要好好珍惜学习的机会,将来走出大山上大学,用知识改变家乡的面貌。马志远说,看看这些孩子的眼神,他考虑再留一个服务期。

  

  

  2008年夏天,23岁的马志远作出了一个决定,响应国家的西部开发计划,到西部去当志愿者。当年7月18日,他来到贵州,被分配到遵义市绥阳县旺草镇人民政府,在旺草镇任职团委副书记。马志远并不讳言,当时决定去西部,一是迫于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二是想去锻炼和见识一下。10个月之后,他觉得这趟西部之行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这里学到了很多很多,志愿者的经历让他知道今后该如何生活。

  以后会知足,不计较太多

  记者:做西部志愿者给了你什么。

  马志远:平凡的人生有太多感动,我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生活。

  旺草镇最近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一些老、弱、病、残的党员,他们西部志愿者采取送学上门。一天,他们来到现年72岁的原旺草中学校长家,老人家看到他们把学习资料送到家里,双手捧着书本发抖,嘴里不停地说组织还没忘记他,还一次性补交了3年多的党费。看到这个场景,他的眼睛湿润了。若问在那边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说等服务结束回到永康,就知道自己该怎么生活,最重要的是年轻人应该知足,不要太计较这个社会公不公平。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社会新闻 02 知足并知道今后该如何生活 2009-5-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