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少年潘宇烁身手不凡 ■本报记者 陈爱姝 我市出了一位“国际轮滑冠军”!他为了能参加7月份在兰州举行的第三届全国轮滑大赛暨8月世界轮滑锦标赛选拔赛,每天晚上他都坚持训练呢!瞧!在市体育馆训练的“追风”少年就是国际轮滑冠军。 小小少年果然身手不凡 他叫潘宇烁,年方10岁,是大司巷小学五(3)班学生。小小少年果然身手不凡!看着他展开双臂,一会儿是花式绕桩,一会儿又是速度过桩,在自由自在地滑翔,真有如雄鹰展翅。记者不由拿出相机连拍了几幅照片,把他矫健潇洒的身姿定格。 潘宇烁的妈妈吕凌云得知记者采访她的儿子,从家里带来了儿子刚刚从北京捧回的两座奖杯和证书。嗬,不简单!他参加的4月24日至26日第二十四届国际体育博览会·米高杯自由式轮滑公开赛,一举夺得青少年男子组速度过桩第一名、花式绕桩第二名!吕凌云说,这次比赛可谓强手如云,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法国、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等轮滑项目强国都组织精干的代表队参赛,曾来永表演轮滑身手的法国世界冠军Sabe先生也参加了此次比赛。 二年级学轮滑,摔倒又爬起来 一个飞一般旋转的动作后,潘宇烁又稳稳地停在了记者面前。 “你滑得这么好,什么时候开始练的呀?” “二年级时开始学的。” 原来他在小学二年级曾写过一篇题为《追风快乐》的作文,参加了首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获得了三等奖,所以对当初学轮滑的经历记得特别清楚。潘宇烁说,在他4岁生日时,妈妈就送给他一双旱冰鞋,他小小的脚套着大大的旱冰鞋,站起来就摔倒,但后来终于能穿着它走路,不再摔跤了。有一个寒假,爸妈带他到杭州武林广场玩,看到许多大哥哥大姐姐穿着和他不一样的旱冰鞋,在一个个小环子上做起各种各样的动作,他当时羡慕极了,心想:能像他们一样,该多好! 就在他7岁生日时,爸妈为他买了一双单排轮滑鞋,还让他参加了轮滑训练班。“学轮滑很辛苦,要压韧带,每次腿都会很酸很疼,学新动作的时候还会摔疼,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我有一个梦想,我要做追风少年,享受追风的快乐。”潘宇烁说。2007年底他到北京参加比赛前一个月,训练中摔伤了手腕,结果打着绷带去参赛,还成了赛场新闻。 从那时起,从丽州广场到三江广场,无不留下他脚踩“风火轮”追着风跑的身影。每次踩着旱冰鞋在空旷的广场上驰骋的时候,他就感觉身上像长了一对透明的翅膀,让他的烦恼随风抛到九霄云外,让他的快乐乘着风的翅膀飞翔。 每个节假日“追风”到丽水 潘宇烁还清晰地记得他二年级时第一次比赛夺奖的事。 那是2006年1月2日,他代表永康旋风俱乐部去参加金华市青少年轮滑大赛,取得了自选速度过桩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还幸运地与国家队、省队的高手们一起表演,赢得阵阵掌声。也就是在这次赛事中,他认识了现任教练、国内自由式轮滑界两位金牌教练之一谢纯勇。 到现在快三年了,潘宇烁每个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几乎都在妈妈陪伴下,到丽水跟着谢纯勇教练学习。平时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晚上完成作业后就到丽州广场训练轮滑,雨天也不放弃。妈妈帮着找场地,曾一度在时代广场地下层训练,现在开始到体育馆训练,就他一个人在练。一般是从19时30分一直练到21时30分,因为丽州广场到21时灯才亮,潘宇烁才能借着灯光练速度过桩。吕凌云说:“别看丽州广场上学轮滑的人很多,可坚持下去的少,主要原因是缺少教练。所以周一到周五儿子独自训练真的很没气氛,训练毕竟枯燥乏味,我都感受到了压力。好在儿子有毅力,几次参赛都获得可喜成绩。” 去年5月21日,潘宇烁参加了第二届全国自由式轮滑大赛,取得了少年男子组速度过桩和花式绕桩两个第一名,自此开始正式加入上海MST中国米高轮滑队,所以此次赴北京参赛他是代表MST去的。 “我儿子取得今天的成绩,除了他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和坚持,更重要的还有学校和老师的支持、周围热心人的帮助。”吕凌云说,潘宇烁在班上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他还参加英语培训班,萨克斯也吹得很不错,今年要考八级了。真是一个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据悉,8月份将举办的世界轮滑锦标赛不分年龄组,取得男子全国前六强才能参加比赛,潘宇烁要获取参赛资格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说他会努力去争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