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  
“永康外贸军团”挥师广交会
更新发展理念
创新体制机制
一民工死亡
坚持科学发展
提升五金名城
广告
图片新闻
228名青年对创业资金“喊渴”
青年创业·扶助
天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228名青年对创业资金“喊渴”
团市委、联社正对报名“青年信用贷款工程”者初审
2009-04-17

  ■本报记者 程德胜                

  

  “如果我能拿到10万元的信用贷款,就要扩大种养业,发展梅花鹿、土鸡、百合等农畜产品。”新乡园种养殖场负责人邹锦丰指着承包的上百亩山田说,“以前是有多少钱做多少事,现在我的观念得改改了。”

  邹锦丰向东城街道团工委书记应琛交上了报名表,并大胆提出创业新设想。面对众多青年的创业激情,应琛还抽出时间到一些经营较有特色的创业现场,实地了解情况。“很多年轻人手头都有好项目,一旦得到小额贷款资金的‘滋润’,发展的脚步会迈得更快。”她说。

  16日是“百户千万农村青年创业信用贷款工程”报名的最后一天,仍有不少资金短缺的创业青年,向所在地的团工委(团委)咨询报名。据团市委统计,全市共有228名创业青年提出了贷款申请,行业涉及机械加工、电子商务、种养业、服务业等。团市委副书记应雄说:“这是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给一点“阳光”,就能“灿烂”。当“网上掌柜”第5个年头的徐继盈,没有满足现状,开办了索思威五金制品厂,生产“索思威”多功能床上笔记本电脑桌。“我自己生产销售一条龙,有价格上的优势,销路不用愁。”徐继盈说,如果资金充裕,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开发一系列新产品,今年效益增长五六倍没问题。

  在报名者当中,还看到一些创业女青年的身影。年仅23岁的杨易,前年开始创业,看中了冷风机的项目后,大胆上马,现在雇用了五六个帮工。正在安排安装人员的杨易紧紧抓住创业机会。她说:“接下来又到了销售旺季,如果资金周转灵活一点,还可以再做大一些。”

  团市委对报名者经过初审后,将推荐给市信用联社。各镇街区的信用社接到推荐后,按该项目授信条件进行深入调查,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经审查审批后,发放“丰收—青年创业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要闻 01 228名青年对创业资金“喊渴” 2009-4-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