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政府首开全国先河,宣布对城乡低保对象等三类人员发放消费券,以期“符合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决策”,引来各路媒体、经济学家诸多叫好之声。政府给低保对象发券,举措是好,然而把送温暖当成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却委实牵强。 所谓刺激消费,需要的是民众 将满足了生活必需品后的余钱购买更多的消费品,而成都市的消费券持有者都是低保对象,把券用来购买油盐米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即使是由此而结余下来的现金,也更愿意存入银行以备将来。没有消费意愿的产生,何来刺激消费之说? 低保户领到消费券,是政府关怀弱势群体的体现,是社会保障工作的一种。但在举国刺激消费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可千万别“搭错”拉动内需的“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