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12月初,记者到山区走访了几个山羊散养户,本文报道其中的3人。我们看到,养羊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轻松、省力,经济收益也十分有限。 比之养羊大户,散养户有一个共同特点:散养户大都是中老年人、体弱者,劳动力明显不足。他们平时从事农业生产,养羊只是附带的“副业”。这样,散养户难免停留于家庭零星养羊的传统管理模式。 许多散养户不愿种植牧草,恐怕不是因为怕麻烦、贪省力,主要还是观念问题。他们认为,没有牧草羊可以吃山上的野草,也可以平安过冬,却不知道牧草比野草、玉米秆、番薯藤的营养更为丰富,更利于羊的生长。董林良在地里种小麦,如果种牧草可能就不习惯了。但以小麦代替牧草,并非长久之计。 养羊户大都把羊舍建在村里,场地受到了限制;如果羊舍建到山上,他们一是不想投入,二是担心山羊被偷。这是一些牧民不愿发展规模养羊的主要原因。 有关专家认为,我市山区适宜发展散养山羊,为农民增收开辟一条途径,当然养羊户重要的是改变饲养模式,提高养羊的技术管理水平。 在西溪市日时,卢方成听缙云县西施的卖羊人说,该县对养羊户实行奖励措施,凡养羊10只以上,就给予每只150元钱的奖励。卢方成和许多养羊户一样认为,农民养羊收入微薄,希望政府部门出台有关扶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