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爱姝 近日,在文化部开展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中,我市唐先镇以民间文化艺术特色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据悉,唐先镇(原象珠镇)是在继2006年6月被评为“浙江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后,2008年经申报、评审、推荐、公示升级为国家级文化艺术之乡的。在日前举行的金华市2008年度非遗工作总结表彰会上,市文化新闻出版局领回了这块难得的荣誉牌匾。 据《永康县志》记载,唐先在民国初年就已建镇,民间艺术资源丰富,群众文化异常活跃。此外,前渡金村的《走马灯》、大后村的《斩纸马》、上新屋村的《旋车》、石湖坑村的《迎纸龙》等都源于清代,《翻九楼》、《踩高跷》等民族民间艺术项目多达二十几种,其中《九狮图》列为金华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走马灯》、《马灯舞》《哑口背疯》、《鲤鱼戏龟》4个项目列为永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该镇民间艺人众多。在凤凰琴、龙灯、剪纸、花灯和金铜铁锡艺制作中不乏能工巧匠,其中《九狮图》传人胡双福和凤凰琴制作吕凤祥、蛋壳雕刻楼建房分别被评为金华市和永康市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家。民间故事家施作人的“周末故事会”从1978年开始讲到今。 全镇50多个行政村村村都有自己的特色节目。镇里还有象棋协会、书法协会、摄影协会、武术协会、民族乐队,“葡萄节”、“红糖节”、“登山节”等,全镇80多个民族民间表演团队把唐先文化生活点缀得多姿多彩。 |